第一百章 再造家国(二十七)

“卡伊·莫尔兰”。

这个不久之前还被枫石城所遗忘的名字,如今可谓家喻户晓。

仰赖于某位热心肠的“大人物”手下全力开动的印刷机,至少有上万本《虎口脱险》——讲述卡伊·莫尔兰是如何九死一生逃出诸王堡的小册子——被投放到枫石城的市面上,数量甚至比枫石城中识字的人还要多。

这种饱和式宣传策略直接导致两个结果:

首先,《虎口脱险》迅速由枫石城外溢向邻郡乃至隔壁行省。无论是新垦地军团的巡逻队,还是诸王堡政府军的检查站,都越来越频繁地从旅客的衣袋、背囊中搜出那几张熟悉的草纸;

以及,原本因为被“流放”到诸王堡而逐渐被遗忘的卡伊·莫尔兰议员,一跃成为枫石城最有名气的人物。

上至军政要员,下至贩夫走卒,只要有闲谈的机会,多半得聊几句卡伊·莫尔兰的事情。

人们围桌而坐,津津有味地听识字的同伴分享最新一期《虎口脱险》,为故事里的情节哪些是真、哪些是假争得面红耳赤,暗暗揣测某人慷慨“赞助”卡伊·莫尔兰出书的目的。

就连前来参会的外郡自由人,也在这股舆论热潮的浸润中,跟着本地市民听了不少关于卡伊·莫尔兰早年间屡次与新垦地军团作对,最终被“放逐”到诸王堡坐冷板凳的事迹。

但是“听说过”卡伊·莫尔兰其人其事是一码事,“认识”卡伊·莫尔兰则是另一码事。

至少当那个中等身材、鬈发、蓝眼睛的男子走下阶梯,坦然站到审判席上时,在场的新垦地自由人都感到十分陌生。

普遍已经人到中年的自由人,很难将审判席上这个看上去顶多三十岁出头、眼睛明亮的英俊青年,和街谈巷议、故事传闻以及小册子里的那位“卡伊·莫尔兰议员”联系在一起。

但是此时此刻、此情此景,又让新垦地自由人们不得不相信——此人正是卡伊·莫尔兰。

惊愕又惊喜,茫然又豁然,卡伊·莫尔兰的意外登场如同一道闪电照亮黑夜,令诸如黑水镇的理查等一大批自由人再次躁动起来。

对于新垦地军团满腹怨气的自由人们,惊喜于看到一个不属于新垦地军团、也明显不在新垦地军团计划之中的人物的出现。

任何能给新垦地军团添乱的事情,都会让他们品尝到一种报复的快感。

另一方面,他们却不明白为什么卡伊·莫尔兰会来到公审现场,更不明白卡伊·莫尔兰为何要“自请受审”。

但是眼下,最重要的问题不是“为什么”,而是“怎么做到的”。

卡伊·莫尔兰,难道不是正在被新垦地军团软禁吗?那他又是怎么逃离军团的看押?又是怎么穿过层层守卫,进入这栋大议事堂?

有脑筋灵活的自由人,立刻回想前先前听说过的种种传闻,尤其是关于卡伊·莫尔兰背后的赞助人的小道消息,不禁心中大惊,无不下意识将目光投向铁峰郡座位区的最前排、投向传闻中的另一位主角、投向那位比卡伊·莫尔兰还要年轻、还要传奇的人物——温特斯·蒙塔涅,狼之血。

联想到同样传闻的,不仅有新垦地的自由人。

早在卡伊·莫尔兰刚刚踏入会场的时候,负责维持秩序的独眼宪兵军官看向盖萨上校,无声地询问是否要将这个不速之客拿下。

然而怒火中烧的盖萨上校却没有理会部下的请示,而是恶狠狠地瞪向没事人一般坐在会场另一侧的混账小子。

面对盖萨上校剃刀般锋利、能在人脸上刮出血痕的目光,温特斯只是轻轻点了下头,而后继续端坐,不理会任何人的探询。

盖萨上校攥紧拳头又松开,最后咬牙也朝着部下点了下头。

得到授意,独眼宪兵军官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,叫停了犹如在弦之箭一样紧绷的部下。然而独眼宪兵军官自己却没有放松下来,他不松不紧地扶着佩剑,密切地观察着会场内的风吹草动。

大议事堂内,暗流涌动。

有人怒不可遏,却碍于场合,无法立刻发难;有人幸灾乐祸,盼望着军团内部各方撕破脸皮,大闹一场。

但大部分人的情绪依然是惊讶、错愕、不解。

其中最猝不及防者,莫过于法官席上的斯库尔·梅克伦上校。

很多年前,当斯库尔·梅克伦刚刚从陆军军官学院毕业时,他的档案中“思虑深沉、辩才卓绝”后面,还被毫不留情地写下了另一段话“善于规划,然临机处置之能欠佳”。

斯库尔·梅克伦上校确信,“卡伊·莫尔兰”这个名字不在受审者名单之中,他也没有为审判卡伊·莫尔兰准备任何预案。

斯库尔上校看向会场内的几位同僚:

温特斯·蒙塔涅扶膝正坐,神色自如,就像一口深井,将四面八方的目光纳入,却不现出半点波澜;

盖萨·阿多尼斯则紧扣双臂,咬牙切齿地盯着审判席上面带微笑的卡伊·莫尔兰,头皮上的血管凸起,随着他两腮的肌肉一鼓一鼓地搏动,若不是大议事堂内座无虚席,盖萨恐怕当场就要把卡伊·莫尔兰生吞活剥;

至于马加什·科尔温——他也正朝斯库尔上校看过来。

四目相对,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惊讶与猝不及防。

意识到斯库尔上校也不清楚卡伊·莫尔兰为何会出现在会场以后,马加什中校朝着学长缓慢、但是坚决地摇了摇头。

斯库尔上校会意,马加什·科尔温传达的态度很明确:“切勿与卡伊·莫尔兰纠缠,尽快重新掌控局面,完成新宪章宣读。”

见斯库尔学长没有立刻行动,马加什·科尔温当机立断,给身旁的副官做了一个手势,便是要亲自动手。

一声轻咳打断了马加什中校的动作,也将大议事堂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法官席上的斯库尔·梅克伦上校身上。

斯库尔上校用眼神示意学弟稍安勿躁,然后拿起断柄的木槌,敲了敲。

他敲击的力度刚刚好,不轻也不重、不急也不徐,既不带着怒意,又使穹顶之下的旁听者心头凛然。

诚然,斯库尔·梅克伦自认不是一个善于“临机决断、随机应变”的人。

然而,他也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校门的毛头小子。

一次突然袭击就想将他击败,未免将斯库尔·梅克伦想得太简单。

“自请受审?”斯库尔·梅克伦居高临下俯视卡伊·莫尔兰,冷峻地问:“你所犯何罪?”

[Orz]

[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、健健康康]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