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8章 新军制功成

这个时代,还是十分讲究尊师重道的。凭借着夜校的宣讲,朱雄英与方孝孺、解缙三人在士卒之中,收拢了一定的军心与声望。人人都知道,如今军中来了三位平易近人的“先生”。

成功在将士们心中建立威信后,朱雄英与方、解二人便开始进一步和将士们打成一片,朱雄英每日里都十分忙碌,忙着前往各处军营与士卒们谈天说地,以及探视伤兵、调和士兵之间的争端,甚至帮助士兵们书写家信等事务。

这对朱雄英也有好处。往昔,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孙殿下,虽然朱标与老朱亦十分重视让他体会民间疾苦,但,北地的苦寒与士兵们的艰苦环境,是他所未曾体验过的。而在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士兵们谈心的过程中,朱雄英又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了大明各处的情形与境遇,结合往昔先生们与祖父、父亲、五叔朱肃等人的教诲,让朱雄英的见识与素养飞速的上升着。

朱雄英每一日都有所得,每日里,向方孝孺解缙讨教学业之时,其成长速度连方孝孺与解缙二人都甚为惊讶。朱雄英也是越发明白,为何自己的五叔曾告诉自己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。

大明的第三代储君,在这苦寒的北境之地飞速成长着。

常茂、常升也感觉到了军中的变化。以往,作为一军主帅,他们往往需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去整肃军法、提振士气,平息军中伤兵与思念家乡的士卒的怨气,调解士卒与士卒之间时不时发生的矛盾。

身为主帅,其实大部分时候,都是在做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反倒是指挥大军作战,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。

能将这些小事做好,往往,便可以称之为良将了。毕竟做好了这些事务的军队,其战斗力再差,也差不到哪儿去。

而如今的大宁城内,这诸般琐事,皆由朱雄英这个监军代劳,且在监军下属的“政教处”与“文艺兵”的双管齐下之下,军中将士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程度的上升。

将士们对于自己的军人身份,认同度越来越高,做事的积极性也上涨了。

常茂常升等军队中的首脑人物,可以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,集中到整理各方消息,调度大宁都司军队的重点上,而不用再因为军中诸多琐事耗费心力,指挥效率也是大大提升。

已经数次决策正确,调动了军队,围剿了几支在草原上来去如风、袭击过往商队的马匪队伍。

在调动军队这件事上,作为监军在军营日常事务中活跃的朱雄英,则严守新式军制的监军不干涉军队指挥原则,即便面对常茂的有意询问,也完全不发表任何意见与看法。

只是默默遵从作为主帅的常家兄弟的指示,最多也只是负责在战前动员之时发表演说,以提振士气。

这样主帅与监军协作治军的方式,也让常家兄弟大为推崇。

“前次我军出击,追斩马匪三百,自身损失不过数。如此战果,全因我军上下一心、将士用命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