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遗诏内容,李绚说了算

上官婉儿肃然低头,道:“彭王以宗室嗣王,右卫大将军,领蕃州都督,逻些道行军大总管,掌六万精锐,一有动,整个朝堂危矣。”

武后平静的点头:“那你觉得,他会有那么一天吗?”

上官婉儿沉默了下来。

武后轻轻笑笑,没有再问,转口说道:“你觉得,彭王的软肋在哪里?”

上官婉儿轻吸一口气,然后小心的说道:“彭王至孝,彭王太妃久居长安,彭王家事和谐,彭王妃居洛阳为陛下守丧,彭王爱女如命,福昌郡主和金昌郡王随侍彭王妃身侧。”

“呵呵!”武后微微笑了两声,随即眼神冷峻下来,她平静的摇摇头,说道:“彭王战场杀伐,这些年死在他手上的人起码有十几万,说他家中有所牵挂不假,但说是他的软肋,就不一定了。”

上官婉儿目光微微一挑,随即低声说道:“彭王侧妃麹氏和彭王妾刘四娘,已经跟他去了蕃州,还有两人的儿子也都带去了。”

皇帝的身体状况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。

无疑,王福来是配的上这个良字的。

武后继续说道:“传旨,好生收敛王卿尸骨,在宫中善存起来,等到先帝归葬,便让其也一起陪葬乾陵吧,对了,赐其谥号为良。”

先帝临终前和李绚说的那番话,虽然知道的人不少,但都是先帝和武后的亲信,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。

武后是不是要处置李绚,如果要,以李绚的身份,处置他,起码得通报朝廷上下。

所以,匣子中究竟有没有遗诏。

武后甚至可以查阅李绚手里先帝遗诏的宫廷备份。

那场的记录,已经被存入了宫中密库当中。

如果日后武后废了李显,那么李绚手中的先帝遗诏的内容,就完全由他在说了算了。

一直到李绚平静的走出承天门,身后也没有任何人来叫他回去。

大食距离大唐万里之遥,可偏偏安西四镇就在两者中央。

“喏!”仇宦认真的攻手。

上官婉儿站在一旁默默的听着。

这就成了一个悖论。

可如果武后答应了李绚,但匣子当中又没有东西,她是相信里面真没有,还是怀疑东西被李绚藏起来了。

武后继续说道:“先帝病逝,显儿即位,依旧对他信赖有加,从二品大太子少保都赐予了他,更别说,他们本身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。”

皇帝之死有疑。

“是啊,有后代传承,中枢对他的控制就没那么强了。”武后轻叹一声,随即说道:“彭王这个人,是极度聪明之人。

李绚轻轻的松了一口气。

“天后,出事了!”仇宦站在后殿门前,面色严肃的躬身。

是的,武后可以查阅。

所以武后当隐晦的表示想要从李绚手里拿走密匣的时候,李绚也表示,如果密匣中什么都没有,武后不得追究自己的责任。

……

武后轻轻点头,道:“彭王入仕以来,先帝对其百般爱护,精心培养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,他能成为新君的左膀右臂,而彭王也不负先帝所托,几番征伐,平天阴,灭吐蕃,尽心竭力,以图报答,他们虽然名为兄弟,实则父子也。”

李绚平静的从北市而过,回到思恭坊。

上官婉儿的呼吸越发的沉重。

马车缓缓的从景行坊而过,突然,一面三角黑旗挂在了屋檐之下。

李绚在宫里的时候,就知道王福来已死,只是他不知徐禄究竟有没有得手。

武后看着前方,轻声说道:“先帝在世时,几番任命,彭王从无推辞,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,毫不迟疑,如今显儿在为,不好说,不好听的坏事,也都是他在做。”

上官婉儿平静的听着。

今日之事,说不得他早些年就已经预见到了,毕竟他曾经是陛下的尚药奉御。”

只有皇帝和武后才能够查阅。

但是他觉得不可能是针对武后的手段。

温良好乐曰良;理顺习善曰良。

一队右卫,一队金吾卫,一队千牛卫,皇帝钦命护卫,李绚的安全得到了最大的保证。

皇帝。

一旦西突厥被大食彻底吞并,那么安西四镇立刻就会落入大食手中。

询问他对相王的态度,询问他朝臣的态度,最后将先帝遗诏的事情甩了出来。

此事也是最要命的。

武后对他果然不放心。

宫中的消息传出来了。

“说。”武后神色平静的可怕。

上官婉儿微微垂首,手指轻动。

也让李绚逃过一劫。

所以匣子里面究竟有什么,无人可知。

李绚虽然并不怀疑先帝在宫中密档中存留是否和他手里的一样,但,他手上的遗诏,终究是被锁进了密匣中的。

但没有办法,皇帝无意间的手段,反而成了保护李绚的最佳利器。

武后一句话斩钉截铁,上官婉儿听的都愣住了。

上官婉儿在第一时间转身,然后就看到仇宦从外面快步而入。

如今看来,他是已经成功的得手了。

“但是,他这个人也不是没有弱点了。”武后抬头,看向前方的佛像,轻声说道:“他的软点,他的软肋,他最大的软肋,就是皇帝。”

李绚深深的看了匣子一眼,然后转过身,走到了房屋角落里,从地板之下,将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匣子取了出来。

对于武后而言,有,自然皆大欢喜,可如果没有呢?

先帝病逝,他也不好受,心情郁结,又有劳累,不慎感染风寒,最终病逝。”

别的不说,安西四镇的安危对整个大唐都无比重要,即便是武后,在这件事上也不敢大意。

宅衷易直曰良。

毕竟有窦婴的前车之鉴,李绚一个不好就要被斩首。

行走在宫道上,四周行人来往。

或者用一个武后无法理解的名词来解释,这或者可以叫薛定谔的猫。

彭王的软肋是皇帝。

“所以只要显儿还在,彭王便不会有事。”武后轻轻的抬起头,对李绚,她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计划。

谋猷归美曰良;竭忠无隐曰良。

如今武后之所以如此多疑,多少有些做贼心虚,心中有鬼。

上官婉儿紧紧的抿住嘴唇,呼吸沉重起来。

且不说到时朝野上下和皇帝是什么想法,便是李绚,如此情况,他也不会将遗诏交出去。

坐在马车角落里,看着外面闪过的人群,李绚的心逐渐的放了下来。

根据先帝遗言,除非裴炎谋逆,否则李绚是不能够打开密匣的。

看着这个装有先帝遗诏的匣子,李绚没有打开,只是掂量分量,他就知道里面是有东西的。

那份密诏,武后之所以那么在意,其实说实话,她真正担心的,是皇帝在匣子中留的,并不是什么针对裴炎的后手,而是针对她的。

她需要李绚为她安定边疆。

就在这个时候,前方,一队金吾卫巡逻而过,为首的赫然是赵巩。

武后抬头去,轻声说道:“更别说在他的身边,先帝,还有本宫都做了足够的手脚,他要真有什么妄动,他身边的人,就会以密旨抓捕他,然后接管整个大军。”

武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猜到了这一点,但是对于可能会存在的隐患,她一个也不想放过。

上官婉儿轻轻的躬身,神色逐渐平静下来。

赵巩看都没看李绚一眼,然后就带着左金吾卫的士卒,继续在皇城巡逻。

武后轻叹一声,看着前方的佛像,轻声道:“王卿在宫中已经四十多年了,从太宗朝便已经服侍皇家,一直到先帝时,为先帝信重之臣。

一个可能会带来重大后果又不确定的东西。

武后摆摆手,说道:“你们都去吧,本宫要为先帝祈福了。”

离开皇城,坐入马车,然后缓缓的朝思恭坊的方向而去。

上官婉儿沉默了下来,李绚不仅是尚药奉御,而且还是天下少有的名医。

“是!”仇宦再度躬身,然后和上官婉儿一起退走。

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李绚和被流放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
这让武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
和刘瑾瑜说了几句之后,李绚就回到了后堂。

说着,武后忍不住轻轻笑了起来。

如果里面有圣旨,还是和先帝在宫中遗留的底档一样,一切还好说。

李绚的神色平静漠然的点头,但他的心底却是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。

所以不存在什么针对武后的后手。

后堂供台之上,平放着一个紫檀木的匣子。

“这个世上,有的人要权,有的人好色,有的人爱财,有的人求名,彭王实际上属于后者,一个忠字,足够彻底的控制他了。”武后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冷笑。

因为在李治给李绚这个东西的时候,他还没有看穿武后的真面目。

“内侍监王福来,病逝了。”仇宦沉沉的躬身。

可如果武后打开匣子,里面什么都没有,她会怎么想?

是李绚提前打开匣子拿走了密旨,还是皇帝根本就没有在匣子里面放东西。

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在身后响起,武后皱了皱眉头。

薛定谔的猫。

武后最终选择了放手。

孝悌成性曰良;小心敬畏曰良。

“若是他什么动作都没有,就随他去吧,西域还需要他,大食也需要他来应对。”武后的神色肃然起来。

李显就是武后手里控制李绚最有用的棋子。

这倒也罢了,武后真正担心的,是东部突厥,也会因为西突厥的动乱,而再度不安起来。

……

李绚的呼吸顿时就凝重了起来。

大食在灭了波斯,逐渐吞并之后,开始逐渐的将手脚渗透到西突厥。

良。

小心敬事曰良;温敬寡言曰良。

李绚眼底闪过一丝激动,但转眼就平复了下来,然后继续往前走。

不过武后今日的举动,也给了李绚一个重大的提醒。

至于宫中的旧档,武后都已经废了李显,谁还在乎什么旧档。

这是一件大杀器啊!

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